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嵌入式操作系统分层设计的简单介绍

嵌入式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有哪些?

嵌入式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如下: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,有计算机功能但又不称之为计算机的设备或器材。它是以应用为中心,软硬件可裁减的,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、可靠性、成本、体积、功耗等综合性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。

具体地说,这一过程就是要确定系统将采用哪些硬件模块(如全定制芯片、MCU,DSP,FPGA、存储器、I/O接口部件等)、软件模块(嵌入式操作系统、驱动程序、功能模块等)和软硬件模块之间的通讯方法(如总线、共享存储器、数据通道等)以及这些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。仿真验证是检验系统设计正确性的过程。

硬件/软件协同设计:基于体系结构的设计结果,对系统的硬件、软件进行详细设计。一般情况下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工作大部分都集中在软件设计上,现代软件工程经常采用的方法是面向对象技术、软件组件技术和模块化设计。

需求分析 相关系统分析员向用户初步了解需求,然后用相关的工具软件列出要开发的系统的大功能模块,每个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,对于有些需求比较明确相关的界面时,在这一步里面可以初步定义好少量的界面。

第一步:硬件设计:主要是设计硬件电路图、绘制硬件原理图、绘制硬件PCB图、制作出PCB板。第二步:软件设计:主要是设计系统的底层函数、API函数、植入操作系统、设计应用程序。

第一层次:以PCB CAD软件和ICE为主要工具的设计方法。这是过去到现在我国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人员一直沿用的一种方法,它的步骤是先抽象后具体。抽象的设计主要是因为嵌入式的应用系统要实现的功能要求,对系统功能细化,分成若干功能的模块,画出系统功能的框图,在对功能模块进行硬件和软件功能的分配。

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与应用程序设计内容简介

1、本书以易懂的方式探索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础概念,以及各类应用程序的构建框架和编程接口。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。首先,第1至3章详述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,列举了主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如Windows CE,并探讨了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平台。

2、首先,第1章介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原理,为后续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。接着,第2章概述了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全面框架,包括系统架构和组件理解。第3章详细讲解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置和配置,让读者知道如何优化和定制以适应特定硬件平台。

3、它的书名是《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与应用程序设计》,由王金龙、苏瑞元、江叔盈和迟文丽四位作者共同撰写。这本书由享有盛誉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,于2009年11月1日面世,其独特的ISBN号码是9787302208082,方便读者查找和购买。

4、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,是连接硬件与软件的桥梁,你将学习如何编写和调试驱动程序,以实现设备在Windows CE环境中的高效工作。安全机制,包括身份验证和数据保护,是保证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,这部分内容将深入解析。

嵌入式操作系统与嵌入式处理器

1、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处理器因其高效性和适应性强而备受关注。它们的特点是功耗低、执行效率高,按照功能和性能可分为微控制器、嵌入式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等。ARM处理器作为其中的代表,因其开放性和灵活性在全球嵌入式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。

2、其实嵌入式系统就是微操作系统和功能软件的集成,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硬件体系中所形成的简易便捷,稳定可靠,经济实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。

3、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嵌入式CPU与通用型的最大不同就是嵌入式CPU大多工作在为特定用户群设计的系统中,它通常都具有低功耗、体积小、集成度高等特点,能够把通用CPU中许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务集成在芯片内部,从而有利于嵌入式系统设计趋于小型化,移动能力大大增强,跟网络的耦合也越来越紧密。

4、嵌入式系统(Embedded system),是一种“完全嵌入受控器件内部,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”。嵌入式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,是控制、辅助系统运行的硬件单元。